2月13日訊 根據此前的報道,鄭薇指導將離開中國女籃教練組,現任籃協副主席宮魯鳴指導將回歸,親自擔任主教練。
《中國新聞周刊》發文談到瞭宮魯鳴的“三從一大”原則,部分原文如下:
歷史上,宮魯鳴執教男、女籃國傢隊時,因嚴格遵循“三從一大”原則,引發過不少爭議。
宮魯鳴曾公開表示,長期集訓的原因在於,中國球員隻有少數擁有比較職業的訓練意識,多數則缺乏自控力。而籃球作為集體項目,隻有長期集訓才能提高隊伍的默契度,更好地貫徹戰術。
為此,宮魯鳴隻要帶隊,就會選擇前往昆明海埂、廣西柳州等地長期封閉集訓。在2015年重奪裡約奧運會門票前,宮魯鳴曾率隊進行瞭長達6個月的亞錦賽集訓備戰。
因為集訓時間長,運動員的傷病問題也經由媒體放大。雅典奧運會備戰期間,外界一直有聲音指責宮魯鳴訓練過量,不科學。事實上,當時部分外界所稱“被練傷的球員”,其實是在聯賽中受傷的。
近年來,中國體育界已經對“三從一大”進行瞭新的定義。“三從一大”已經悄然變為“三從兩大”,強調兼顧科學訓練原則。
對於“三從兩大”,宮魯鳴也曾公開做出過解釋,此前的 “三從”(從嚴、從難、從實戰出發)沒有改變,“兩大”則是指“大負荷(又包含‘大運動量,大強度’)、大恢復”。
所謂“大恢復”是指,“三從一大”是要向極限挑戰,因此有多大的運動量,就要有對應大的恢復,要保證運動員休息好。科學訓練則是指,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選材,制訂訓練計劃,用科學的手段監控訓練過程,用科學的技術對訓練後的恢復進行指導輔助。
如今,中國各個體育項目國傢隊幾乎已全部按照“三從兩大”科學訓練原則進行競訓佈置。幾乎所有國傢隊都配置瞭體能師、康復師、理療師等專項、復合型教練員,部分國傢隊還有運動醫學領域專傢駐隊,已是“三從一大”與時俱進的具體體現。
郭曉鵬認為,進化後的“三從兩大”,仍然適用於當下的中國籃球。因為在世界范圍內,中國籃球運動員除瞭極少數具有身高優勢的球員外,整體天賦水平並不出色,因此就更需要用更努力的訓練來彌補差距。
苗立傑則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,“女籃在訓練強度各方面,不能再拘謹瞭。”在其看來,女子球類運動“男子化”的趨勢早已非常明顯,女籃戰線上或許會出現更多男陪練的身影。